有人说分享是人类处理资源约束、加强社会联系而必然产生的社会经济行为,因为有人类所以有分享,而如今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塑造了分享经济。据了解分享经济最先于2008年在美国兴起,其因发展速度快、产业估值高等特点迎来无数创业者跟风,分别以个人闲置的房屋资源、车辆资源、个人时间、技能资源等分享的形式在全球范围逐渐兴起。然而近年来,随着在线旅游行业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分享经济”模式同时也渲染了旅游行业。
提及分享经济,就不得不提到三家典型的分享经济明星代表企业:提供预订租赁用车服务的Uber,提供家庭旅店服务的Airbnb以及提供跑腿等个人劳务服务的Taskrabbit。当然分享经济的代表企业远不止这三家,还有Hotel Tonight(酒店及时预订),LiquidSpace(共享办公室),BlaBlaCar(长途自驾拼车业务),BookCrossing(图书分享管理),TaskRabbit(短期工作新型市场平台)等。
然而对于旅游行业而言,分享经济的兴起,使原有的产业链发生改变,对于旅游产品的供应不再只是来自商家,而是涌入了越来越多的个人分享的的旅游产品。在“分享经济”模式的影响下,在线旅游市场产业链发生嬗变。
旅游产业作为连接住宿、交通、娱乐、餐饮等行业的市场,正受到来自分享经济的冲击。在分享经济兴起之前,旅游产品主要来自不同领域的商家,其渠道主要通过供应商经过B2B平台或者传统旅行社再到B2C平台最终由媒体和营销平台呈现给游客。而在分享经济兴起后,原有的产业链发生变化,旅游产品的供应不再只是来自商家,而是增加个人分享的产品涌入在线旅游市场。
国内目前旅游业分享经济模式主要有三种方式:①以分享个人闲置房源切入旅游行业即所谓的非标准住宿产品。亿欧网此前文章《“互联网+”时代,在线预订市场非标准住宿正在崛起》曾简单介绍过,目前市场内出现的创业企业有途家、游天下、小猪、蚂蚁短租、住百家、安途短租等;②以分享个人闲置车辆切入旅游行业。其中为代表的创业企业除Uber外还有筷子旅行、我趣专车、PP租车、易到用车、凹凸租车、宝架租车以及友友租车等;③以分享个人闲置时间切入旅游行业即所谓的私人导游,其中为代表的创业企业是丸子地球、客赞、鲜旅客、哈达旅行等。
在旅游行业所覆盖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环节中“住、行、娱”都涉及到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分享经济与旅游O2O的碰撞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以上企业的快速发展就是很好的证明。
然而,分享经济切入在线旅游行业在中国发展依然会受到多方面考验
在中国诚信体系还不完善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下,分享型经济模式在中国的发展依然受到多方面考验,比如分享个人闲置房源的模式则存在:①是否对小区居住环境带来负面影响;②是否违反城市规划分区制度规定;③是否影响城市房产租赁市场;④是否存在借共享经济进行非法经营等四方面隐患。除此之外,基于个人闲置车辆的共享经济模式在中国则存在政策等多方层面带来的压力,而对于个人闲置时间的分享经济模式则存在诚信问题等都是需要创业者努力克服的难题。
旅游业分享经济需要三大体系来完善
执惠旅游创始人、亿欧网专家作者刘照慧则表示旅游业分享经济对社会体系的依赖要强于其他模式简单的供需关系,自身所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也早已不是简单的标准产品,而是要包含周到完善的服务细节,能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体验。所以现在的分享经济仍然处于1.0时代,2015年旅游业分享经济将进入2.0时代,但还需要三大体系来支撑:
1、信用体系;分享经济本质是信用经济,信用体系是分享经济的基石。
2、服务体系;旅游行业属于第三服务产业,“食宿行游购娱”的六大环节服务的比重很大,服务体系是分享经济的保障。
3、体验体系;分享经济之所以受欢迎的原因从消费者或用户的角度来说最大的感受是个性化的体验和服务,体验体系是旅游业分享经济的真正价值。
尽管如此,任何阻碍也挡不住分享经济切入在线旅游的趋势,分享经济的核心与旅游O2O要强调的体验脉络是相通的。亿欧网此前文章《下一波旅游O2O大潮是分享经济吗?》曾表示,商业模式要形成颠覆性创新、直至形成规模,成为一波大潮。原伯克利加州大学中美战略中心主任吴霁虹认为这类商业的标准必是以下商业模式之一:1、那些改变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技术或者商业模式;2、拓展人类社会属性的技术和商业模式;3、能够用延展社交,以社群的方式发展的企业模式;4、跨界整合商业生态系统的模式;5、创造人机智能网络解决方案的模式。由此看来,下一波旅游O2O的大潮会是分享经济。
在旅游业中 “住”和“行”则很好的通过互联网实现剩余或闲置社会资源的共享从而实现共享经济。其线上的信息沟通是关键,线下的体验同样重要,因此,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旅游O2O下一波大潮会从分享经济中衍生出现,而“分享经济”模式正在横向切入在线旅游市场。
本文作者张琳,亿欧网专家作者,微博:@张琳-亿欧网;微信号:651862380;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网”;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